[活動資訊]社區評鑑的再進化:制度革新與價值重構
社區是地方治理的基本發展單位之一,1991年內政部修訂「社區發展工作綱要」,並於2001年內政部統籌辦理全國性的社區評鑑。該評鑑除了針對地方政府的輔導考評外,亦對社區發展協會的會務、財務與業務進行評鑑。經評鑑屬優良者,依其組別與等第發給獎牌和獎金。以往研究指出社區評鑑有政策激勵與導引社區發展的效果,不過也讓有限的地方公務人力更形捉襟見肘;尤有甚者,評為優等的社區歡欣鼓舞,而未獲青睞的社區不僅失望也很少獲得後續的持續性輔導,使得評鑑成為「少數菁英社區的競賽」。
對此,近來亦有論者探討社區評鑑究竟要採用競賽制或認證制,前者發給獎金,但必須先取得縣市的代表權,後者則無獎金設置,只要符合資格的社區皆可參與。基本上,這兩類的制度安排的背後邏輯,正是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思維競逐,以及對社區發展的不同價值設定。這些討論也凸顯社區評鑑制度的定位,有被重新檢視的必要性,包含社區評鑑的目標、程序、結果與後續迴圈設計,以利地方社區治理的發展。
為求深化政策思辨的內涵,臺灣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台灣地方治理研究學會邀請到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代表、具有相關研究及實務經驗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此議題,以強化與鞏固我國地方自治之發展。
時間:2025年7月12日(六)上午10:00~12:15
地點: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7樓713室
主持人:
呂育誠(臺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教授)
引言人:
吳明儒(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與談人:
蘇昭如(衛生福利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司長)
呂建蒼(南投縣政府社會及勞動局科長)
張英陣(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兼任教授)
鄢健民(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理事長)
黃啟瑞(南投縣埔里鎮珠仔山社區執行長)
主辦單位:臺灣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台灣地方治理研究學會、中華政府與公共事務學會
補助單位:台灣民主基金會
「亭仔腳ㄟ地方治理」提醒您:
1. 亭仔腳專欄做為網路意見交流平台,文章純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2.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圖文請註明出處。
3. 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留言時請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仇恨暴力、商業廣告等言論,本站將移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