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升格直轄市的在地觀點
近日新竹縣市合併升格案提出後,彰化縣升格為直轄市的議題也被縣長王惠美提出,在地方引起激烈的討論。許多地方人士也深深看好升格可以為地方發展帶來契機,但是同樣引起正反雙方的激辯。茲將贊成與反對的意見陳述如下:
1. 彰化縣人口已達升格直轄市標準,目前彰化縣人口125萬人,以達升格直轄市之標準。這也是王惠美縣長力主可以升格的理由。
2. 彰化縣區位優勢佳,不僅是兩大高速公路匯集點,也是山海線鐵路匯集點,加上彰濱工業區與中科二林園區等,具有產業與交通之優勢,發展後勢極佳。
3. 彰化縣與臺中市位置近,可以發展成類似臺北市與新北市之戰略犄角,二者相互為用。同時彰化縣還有農業優勢與極大的發展腹地,可以強化臺灣中部地區戰略發展縱深。
這些理由都對,也說明了彰化縣在發展上的優勢與利基。但是同樣的也是有認為條件不足之處。茲分述如下:
1. 彰化縣並不具備都會區的條件。彰化縣人口較多的彰化市(23.5萬)與員林市(12.4萬)在規模上其實都不大,其他鄉鎮地廣人稀,因此並不具備所謂都會區的條件。
2. 彰化縣距離台中市太近,致使低度發展,未來人口會向臺中市流入。由於彰化縣到臺中市交通甚為便利,除了原有的省道、高速公路與鐵公路交通外,還有74號快速道路可以選擇。這造成了彰化成為臺中市的衛星城市大量人口與資源往臺中流動,未來如果臺中捷運延伸到彰化市金馬路段,人口與資源流出將更形嚴峻。
3. 彰化縣城鄉差距大,且高齡化問題嚴重,青壯勞動力人口不足,欠缺發展為都會區條件。民政處人員指出,彰化縣人口流失,不外乎出生率降低,以及老人人口比例高,加上受六都磁吸效應,因就業及就學、社會福利因素,致遷出比遷入多,才造成人口逐年遞減。
4. 彰化縣基礎建設不足,欠缺發展成都會區條件,且城鄉落差極大。彰化縣目前沒有捷運、火葬場、大規模的百貨公司、大賣場等,生活機能仍有提升空間。這個結果並非彰化不想發展,而是互為因果的結果。但是基礎建設的不足的確造成了無法吸收人口移入的重要原因。
這些原因看來似乎都各自成理,也都說明了各自的角度,但也有所偏頗。整體而言,彰化縣的發展固然有其歷史與地理的優勢條件,但也同樣有其侷限。首先就是彰化縣雖然因為地理優勢是台灣最早設立行政區的地方,但是因為鹿港的港口淤積與日據時期對臺中市的建設,使得彰化縣的優勢不在。其次就是過去臺中與彰化的發展分工,也使得彰化縣長期就是以農業區自我定位。這樣的自我定位不僅使得很多地方基礎建設陷入低度發展,也影響到了外來投資意願與發展。當然彰化也並非沒有工業基礎,臺中市與彰化縣的傳統工具機械產業,是臺灣重要的基礎。但這些產業多半是中小規模的傳統產業,大規模的公司並不多,難以形成類似竹科的科學園區創造產能與產業發展帶動人口成長的效應。其實目前彰化縣的首要並非是升格直轄市,而是優先解決城鄉發展的M極化。而這種M極化的解決,其實面對的就是彰化偏鄉的「地方消滅」問題。
所謂「地方消滅」?國發會已於2018年底標示出,全臺灣有134個鄉鎮區有地方消滅危機。 這134鄉鎮區集中於中南部、東部等非六都,占全臺近七成土地,人口只占全國11.6%。其實彰化縣大部分鄉鎮都有地方消滅的危機,特別是南彰化的芳苑、二林、大城等鄉,問題更形嚴重。因此對彰化縣政府而言,升格直轄市或許可以增加統籌分配款約120億元,解決很多問題。但是欠缺長期發展戰略與解決地方消滅,才真正是首要之務。對彰化縣而言,如果地方消滅不解決,彰化縣人口將持續下滑,陷入類似雲林縣與嘉義縣的人口空洞化,並非不可能。
目前彰化縣的地方創生已經淪為派系綁樁,與原本使年輕人生根地方的目標相去甚遠,因此顯然倚賴地方創生解決地方消滅並不實際。之前的前瞻計畫下去地方的錢,一樣是胡亂綁樁花用殆盡。因此應該跳出缺錢找錢又換花錢的惡性循環,重新思考地方發展的指標是甚麼,把錢用在真正需要的基礎建設上,以暫停人口的外流,長期則可以建設成宜居城市,吸引人口入住。至於用升格直轄市企圖一勞永逸解決發展的困境,個人則認為在現階段並不切實際。因為再多的錢卻沒有建設方向,也只是浪費。
首圖來源: Vecteezy
「亭仔腳ㄟ地方治理」提醒您:
1. 亭仔腳專欄做為網路意見交流平台,文章純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2.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圖文請註明出處。
3. 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留言時請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仇恨暴力、商業廣告等言論,本站將移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