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躍的荷蘭地方政黨
在前一篇文章〈荷蘭市府會組成及公民監督〉,我介紹了荷蘭立法與行政部門的組成,以及常見的民眾參與和監督市府運作的機制。在這篇文章裡,我將著重介紹活躍的荷蘭地方型政黨。 荷蘭全國三分之一的地方議會席次,來自地方型政黨 荷蘭市議會議員席次的多寡,係根據城市人口決定。在全國355個市議會中,規模最小的是位於荷蘭北方的斯希蒙尼克(Schiermonnikoog),僅由9位議員組成(城鎮僅有936位居民);而規模最大的,是首都阿姆斯特丹(Amsterdam)的市議會,由45位議員組成,代表862,965個城市人口(2020年之數據)。各城市的市議會每四年選舉一次,採政黨名單比例代表制。無論是全國型政黨或地方型政黨(指只在地方運作,未參與全國政治活動的政黨),皆可在各選區提出候選人,並依照政黨得票比例分配市議會席次。 不同於國家層級的下議院選舉,屬於全國型政黨間的競爭時,荷蘭的地方議會選舉,常見數量可觀的地方型小黨和較多青年群體的候選人。在20世紀的多數時間,地方政黨主要只活躍於荷蘭南部的若干省分。不過,隨著社會力量的蓬勃發展,最近兩次(2018年和2022年)的地方選舉,地方政黨皆拿下該次選舉29%的選票,獲得約三分之一(33%)地方議會席次,表現完全不輸給著名的全國型政黨。 一般而言,全國型政黨在大都會區的表現更為亮眼。更白話的說,全國型政黨在地方議會選舉的成果,較常受到該政黨在國家政治表現的影響,而非其在當地的表現。與此同時,越遠離大都會區域的城市,地方型政黨越有可能斬獲席次,甚至成為地方議會的多數。下表列出幾個荷蘭城市與其市議會多數席位的地方政黨。這些城市的特色是通常位於較鄉村地區,或海島等較為偏僻,人口亦較少的區域。 表:由地方政黨掌握市議會多數的荷蘭城市例子 荷蘭城市佔有市議會多數席次的地方政黨LanderdProgressief…

荷蘭市府會組成及公民監督
說起荷蘭,大家腦海應該會浮現諸如風車、運河、腳踏車、鬱金香的畫面。不過,若要談論荷蘭的地方政治或地方治理,大家恐怕就陌生許多。這篇文章將向讀者介紹荷蘭地方立法、行政部門的組成,以及常見的民眾參與管道。 荷蘭市議會與市政團隊的組成 20世紀的荷蘭,曾有將近400個城市。不過,由於區域整併和城鎮化的關係,截至2020年,荷蘭城市數量為355個,未來還可能持續減少。各城市的市議會每四年選舉一次,選舉採政黨名單比例代表制,無論是全國型政黨或地方型政黨(指只在地方運作,未參與全國政治活動的政黨),皆可在各選區提出候選人,並依照政黨得票比例分配市議會席次。 地方選舉過後,獲得席次的政黨們將展開協商,決定市政團隊的組成。常見的情況,是從各政黨當選的市議員中,指派負責不同政策領域和市政業務(例如教育、交通或房屋政策等等)的市政官(荷文:Wethouder;英文:Alderman;亦常被稱為副市長)。如同國家層次之下議院議員出任內閣閣員的情況,這些擔任市政官的市議員,就不再以議員身分參與市議會討論,而是受到市議會的監督。荷蘭人口第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共有10位市政官分擔市政業務,而規模小的城鎮,可能僅有1至2位市政官。一般來說,獲得最多席次的政黨,具有籌組跨黨派執政聯盟的主導權,但得看該城市各政黨的協商成果。有時,即便獲得席次較少的政黨,依舊可能加入到執政聯盟裡面,並有成員上任市政官。 值得一提的是,荷蘭城市的市長(burgemeester)係由市議會匿名的委員會提名名單,經該省的省級官員和中央的內政部核定後,最終由國王任命。市長為市政團隊(荷文: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