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oll to top

文化真實性與觀光地景—大學與地方協力治理

陳嘉霖 - 2019-07-31

文化真實性與觀光地景—大學與地方協力治理

陳嘉霖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水沙連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李瑞源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水沙連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本文是國立暨南大學水沙連人社中心研究團隊,以「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為方法途徑,在埔里「船山」地區執行社會實踐方案的初步研究成果。本行動研究聚焦在埔里「船山區域」的文化復振與地方振興課題,行動目標設定在如何透過在地文化挖掘,將家園地景轉化為可操作的觀光遊程內容。理論運用方面則以「文化真實性」(Authenticity)指標做為分析架構,闡述大學透過哪些創新治理機制,得以兼顧觀光發展與文化真實性。

狹長型的船山台地

船山,即愛蘭台地,舊稱烏牛欄台地,位於埔里盆地西方,長約5公里,最寬處2公里,最窄處僅250公尺,區域面積約2.5平方公里。以行政區而言,船山包含鐵山里及愛蘭里,人口約4千餘人。


以文化真實性指標做為分析架構

船山區域自1990年代之後面對當代國家治理與資本市場的介入,本質上是新自由主義地方化的過程,因此在地文化的展演以及資本市場的商品化原則,就成為空間治理的重要變項。易言之,社區如何以主體性回應國家治理/資本市場,並能保有文化真實性,是本篇文章所欲關心的焦點。本文透過文化真實性的四項指標,闡述大學在其中所扮演的治理角色。

理論部分採用文化真實性指標,乃是參考Anderson and Brown(1993)、Revilla and Dodd (2003)及張兆菱(2006)等人對於文化真實性的分類方式,歸納之後提出四項檢證項目:

指標一:在地性及傳統特徵
指標二:完整的文化與歷史
指標三:市場取向
指標四:方案、活動解釋程序

下文將四項文化真實性指標分別對應本行動研究的社會方案設計,探究大學如何協力船山區域發展觀光旅遊且能兼顧文化真實性。

社會行動方案與文化真實性

一、指標一:在地性及傳統特徵

本研究團隊規劃一系列的「船山講古」行動方案,挖掘在地傳統文化及社會生活故事,透過社區耆老講述故事的活動設計「輸出在地人物和故事」,過程中除認識許多長輩外,更蒐集了60個在地故事。後續的人力資源運用,媒合社區長輩走進在地小學和高中,促使耆老們有機會於校園現身說法(如講故事活動、巴宰文化課程),又或在相關船山課程(如大一國文課)的成果發表會中,邀請二位長輩為同學和來賓(社區居民與機構老人)講述船山故事,均不脫以在地人觀點詮釋自身生活經驗的模式來實踐在地性;此外,邀請長輩導入相關遊程設計的方式,則以長輩能夠自在勝任為主,安排在有地景意涵的「定點」說/唱故事,亦是為了契合在地性原則,不致在文化產業化的過程中脫離在地傳統脈絡。

二、指標二:完整的文化與歷史

透過「船山講古」所採集到的故事文本,想要提煉出船山整體面貌並不容易,因為船山是跨社區、跨族群的社會生活場域,不易以單一社區或族群身分作為主體分析單元,反倒呈現敘事多元發散的現象;反過來講,這毋寧展現船山存在著多族群、跨社區的複合式性格,異質而多元,顯影自身歷史脈絡。本行動研究以「區域主題分析」呈現船山生態區位之特色、定位與解說,進一步歸納導引出「大船入港、崎仔人生」的整體概念形象,含括自然與人文生態系統,如下圖所示:

故事分析和生態區位圖示

此外,在文史資源應用方面,針對60則故事整理出14項主題分類:漁業生活、番婆鬼、無某崎、地名、信仰、橋的記憶、醫療社福、農村生活光景、奇異事件、戰役、教會生活、巴宰文化、船山地理傳說、水的記憶,進一步從中擷取7項較鮮明的生活文化記憶(船山傳說、教會羅馬字、番婆鬼、崎、巴宰文化、捕魚職人村、放牛歲月),簡易製作成「船山卡」,方便在活動或演講場合與來賓聽眾互動:抽船山卡、說故事。

整個船山講古的故事集錦,經過分析重整之後,將多元紛陳的地方史敘事,轉化為具結構性的概念圖示,讓愛蘭船山以區域整體且多重面向的有機體現身,交代更清晰完整的人文歷史與自然環境脈絡。

透過船山卡能輕易與受眾對象互動

三、指標三:市場取向

本研究團隊在將船山家園地景轉化為可操作的觀光遊程內容之過程中,除考量遊客觀點及市場需求外,更重視文化教育性的內涵,無論是依客群屬性的遊程設計與景點選擇,或是多元體驗模式,皆不脫在地文化主體性的範疇,意即以在地生活感為核心,進行雙方經驗交流和教育對話,促使觀光活動達致在地文化主體性和社會教育性。

此外,以埔里特有的「番婆鬼傳說」為例,雖然有高度市場化、商品化價值,但基於船山區域的族群、宗教等之特殊社會脈絡,即使在特定據點(如教會)猶不以番婆鬼故事作為解說內容,此舉為顧全當地特殊性質的文化敏感度。整體而言,「市場取向」並非家園地景轉化為觀光地景的唯一考量因素,如何架構一個能為當地所接受的解說內容,尊重在地生活者的切身感受,遠比市場取向更為重要。

四、指標四:方案、活動解釋程序

觀光遊程的活動解釋程序,也是確保文化真實性的方法。在遊程設計中,特意邀請在地長輩擔任故事達人角色、走進文化空間現場(如洗衣池、埔基德芬堂與墓園)、體驗式活動(無某崎挑水、土角磚製造、手工紙拓印),皆是確保文化真實性的可能途徑。

此外,為確保解說人員對個別景點的文化真實性詮釋,不致淪為自由演繹,必須對各景點解說內容進行綱要輸出設定。舉例而言,針對醒靈寺解說,可從三個面向切入:形勢交通、信仰儀式、歷史文物,俾能大小歷史交錯其中;無某崎則側重地形與人文活動的結合(地名由來)、社會經濟型態的解說範疇(捕魚生計)等等;簡言之,「模組化景點解說」做為船山生態系統之文化真實性基礎,實為重要設計的一環。

遊程規劃中安排地方耆老擔任故事達人

代結語

本文聚焦「大學協力社區生產觀光地景」之研究命題,以文化真實性的四項指標做為分析架構,探討社會行動方案與文化真實性的對應關係,做為大學協力社區治理的本土論述初探與其成果。透過文化真實性指標與其社會意涵,檢證大學研究團隊在埔里船山區域執行各項實踐方案的操作過程,辨識不同社會設計方案如何能協力社區在發展觀光遊程之過程中保有文化真實性,俾使船山區域在謀求地方發展的同時,不致失去自我主體性認知,更有餘力思考與面對國家治理力量或資本主義市場化的介入與影響。

首圖來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亭仔腳ㄟ地方治理」提醒您:
1. 亭仔腳專欄做為網路意見交流平台,文章純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2.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圖文請註明出處。
3. 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留言時請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仇恨暴力、商業廣告等言論,本站將移除留言。

陳嘉霖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水沙連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李瑞源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水沙連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