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oll to top

誰作球我打:議員質詢的資訊從何而來?

徐俊明 - 2022-10-03

誰作球我打:議員質詢的資訊從何而來?

徐俊明

徐俊明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議員質詢,是民主制度中重要的監督工具,也是民眾日常會重視與關心的行為之一。每逢施政總質詢時,議員質詢的行為總會受到媒體關注。例如,某直轄市議員在質詢時,常會贈送市長禮物,以諷刺他的施政與個人行為;曾有某縣議員在質詢時,拿出毒品當作道具,因觸犯法律而被裁罰,引起全國注意;另外,有些議員在質詢時使用尖銳的言語,使政府官員無言以對。議員的這些質詢行為,經過媒體報導後,往往成為茶餘飯後的熱話。那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議員質詢的內容,資訊是從哪裡來?作者繼上次介紹質詢的不同形式,包括口頭與書面質詢的目的、功能與差異外(見議員質詢:表演還是實事求是?),本文試圖從學術觀點,探討議員質詢的內容,並以資訊政治學的觀點,剖析議員質詢的內容會受到什麼因素影響?

資訊政治學的觀點

在台灣,不同縣市的口頭質詢時間各有差異。例如,台北市每位議員的發言時間為40分鐘,苗栗縣則是45分鐘。在有限的時間裡,議員不可能無止盡地提出問題。議員問些什麼問題,取決於其所關注的議題,以及資訊的掌握程度。以資訊政治學(politics of information)的觀點(Baumgartner and Jones , 2014; Jones and Baumgartner, 2005),資訊是形塑政策議程很重要的關鍵,資訊就好像一個信號(signal),浮現時會像一閃一閃的引人關注。然而,社會問題的資訊百百種,加上無論是行政部門或是議會,基於有限的時間、精力、理性、知識與資源下,不可能處理社會上方方面面的問題。因此,哪樣的社會問題(資訊)會被注意到,這些問題才會有機會被重視以及被處理,這便是注意力投放的問題。

議員注意力有限,當注意到某一議題,自然會減少對其他議題的關注。議題只要被議員注意,便會被帶進議事廳,透過口頭質詢等方式,喚起政府與社會大眾的重視,該議題才有機會被解決。此外,只注意到問題並不足夠,資訊的多寡更會影響議員注意力。當相關問題的資訊多,從四方八面湧入,議員才會覺得這問題很重要,且需要被處理。簡單來說,議員質詢就是「誰告訴議員什麼內容,從而影響議員的質詢行為。」

影響議員質詢內容的因素

本文從國內外文獻以及作者的實務觀察,提出四項影響議員質詢內容的因素,包括:選區選民、利益團體、議員與團隊的專業背景,以及社會熱門事件(盛杏湲,2014;黃秀端,1994;Baumgartner and Mahoney, 2004; Fenno, 1978; Hertel-fernandez et al., 2019; Mayhew, 1974; Montgomery and Nyhan, 2017; Ranney, 1982)。以下分述之:

一、選區選民

民主國家中,選民手裡的一票可以決定誰能當選議員,故選區選民對於議員格外重要。在台灣,議員除了需跑選民的婚喪喜慶紅白帖,也需處理與回應選民的日常問題,諸如:道路交通問題,如家裡巷口未打通、路燈不亮、公共運輸班次不足等;再來是學校教育問題,如校園安全、課綱、營養午餐、校外參訪等;環境衛生問題也頗為常見,如垃圾處理等;再者,有些問題可能與法令限制有關。當議員面對選民陳情,較緊急時,會直接打電話給政府官員;若沒那麼急,便可能透過質詢向行政部門反映,要求政府解決。

例如,苗栗縣劉寶鈴議員在第十八屆第一會期中,有選區選民透過Line向議員提出營養午餐的問題,如:「我是接獲通知,才知道藍甪國小出事了,是一個鄉親以LINE通知我,他說;劉議員你好,你知道藍甪國小的營養午餐出事了嗎?[1]」因此,從上述案件可以看出,選區鄉親們所遭遇到的問題,議員會透過口頭質詢的方式要求政府注意相關問題,並作出改善。

二、利益團體

利益團體是議員質詢的重要資訊來源。相對於一般民眾,利益團體擁有更多的政策資訊,原因在於其長期關心特定議題,對於問題的了解程度及專業性較高,故遇上需求或困難時,會傾向找議員幫忙。另一方面,若議員對於特定議題感到有興趣,也會向利益團體請益,甚至成為合作關係。因此,這些團體的意見便可能成為質詢內容的來源。

例如,高雄市張豐藤議員在第二屆第二會期中,針對石化業對環境的污染、濕地的自動排水閘門、黑面琵鷺的保育等問題提出質詢,當中即多次提及利益團體,如:「去年很多團體去照到了黑面琵鷺夜棲⋯⋯(市政府)在今年的6月9日也在波昂簽了『德班生物多樣性承諾」⋯⋯表示在市政府的所有計畫、工程、道路整個過程當中,都必須要把生物多樣化當成非常重要的考量。⋯⋯整體濕地環境,除了專家學者的評估,要邀請民間團體共同參與,才不會像水利局、工務局發生了這些事,讓我們覺得很擔心,是不是我們的濕地就這樣被破壞了。所以這裡非常期待市長、副市長能夠替黑面琵鷺做一個保護。[2]

三、議員與團隊的專業背景

議員與團隊的專業背景,也是議員質詢內容的重要資訊來源。首先,議員一個人的知識、經驗與偏好有限,不可能關注全部的社會問題,而是會取決於其專業與偏好。由於議員有任期限制,處理熟悉的領域與議題時,可花費較少的時間蒐集與閱讀資料,這樣做才能增加效益,屬明智之舉。另外,議員日理萬機,當無暇顧及不同議題,或是議員缺乏特定議題的專業時,很大部分仰賴助理的能力或研究,將政策資訊、法律規定、專業知識提供議員質詢。

四、社會熱門事件

最後是社會熱門事件。熱門事件或是社會運動為新資訊的介入,此會影響或打破原本穩定的政治過程。這些議題的介入,往往是透過外在訊息來改變政策形象,使原來不受注意的議員浮現到公眾視線,從而逼使政府面對。這類議題較容易受到議員的關注,議員會透過立法問政的方式來增加曝光機會,從而吸引選民目光,以利連任。

例如,苗栗縣的債務問題嚴重。徐耀昌縣長上任時,一度連公務人員薪水都發不出來。為此,縣長親自北上向中央借款,此事頓時成為全國焦點。爾後數個會期,不少縣議員針對財政問題進行質詢,要求改善。再如,高雄市2014年發生震驚社會的氣爆事故,事後不少市議員質詢事故成因、後續處理、政策改善方案、賠償等事宜。

綜上所說,從政治資訊學的觀點,議員不可能包羅永珍地關注所有社會議題。在有限的注意力與資訊下,議員提出質詢的內容,可能會受選區選民、利益團體、議員與團隊的專業背景,以及社會熱門事件等因素的影響。最後,面對議員的質詢,人們可以從不同角度來思考其行為,這有助於選民監督議員的表現,進而使代議士能更有效地監督政府部門,深化公民的政治參與。


[1] 苗栗縣議會並沒公開第十八屆議會資料,欲索取資料請與作者聯絡。

[2] 張豐藤議員質詢內容詳見高雄市議會網站(第2屆第2次定期大會第25期–第27次會議,頁17-18): https://cissearch.kcc.gov.tw/System/BulletinDraft/Default.aspx?councilorfullname=%e5%bc%b5%e8%b1%90%e8%97%a4&meetcode=8F36B4AE29873741082A21A30137C4AB

參考資料
盛杏湲,2014,〈再探選區服務與立法問政:選制改革前後的比較〉,《東吳政治學報》,32(2):65-116。
黃秀端,1994,《選區服務:立法委員心目中連任的基礎》,台北:唐山出版社。
Baumgartner, F. R. & C. Mahoney. 2004. “Social Movements, the Rise of New Issues, and the Public Agenda.” In Routing the Opposition: Social Movements, Public Policy, and Democracy, eds.David S. Meyer, Valerie Jenness, and Helen Ingram.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Ch.2.
Baumgartner, F. R. & B. D. Jones. 2014. The Politics of Information: Problem Definition and the Course of Public Policy in Americ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enno, R. F. 1978. Home Style: House Members in Their Districts. Canada: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Jones, B. D. & F. R. Baumgartner. 2005. The Politics of Attention: How Government Prioritizes Problem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ertel-Fernandez. A., M. Mildenberger & L. C. Stokes. 2019. “Legislative Staff and Representation in Congres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13(1): 1-18.
Mayhew, David. 1974. Congress: The Electoral Connection.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Montgomery, J. M. & B. Nyhan. 2017. “The Effects of Congressional Staff Networks in the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79 (3): 745–61. Ranney, A . 1982. Governing.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首圖來源:維基百科

「亭仔腳ㄟ地方治理」提醒您:
1. 亭仔腳專欄做為網路意見交流平台,文章純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2.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圖文請註明出處。
3. 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留言時請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仇恨暴力、商業廣告等言論,本站將移除留言。

徐俊明

徐俊明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