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oll to top

新銳作品

Category

《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淺析(下)

《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淺析(下)

這次《財劃法》修正,對政府的影響是什麼? 財政分權(fiscal decentralization)的論爭發軔自美國已久,聯邦主義者認為,有關總體經濟的穩定、以援助窮人的形式進行收入再分配…等職能,中央政府應該承擔起基本責任,還必須提供全國性的公共財,如國防…等,讓全國人民可享有基本一致的公共服務水準;而因地制宜地提供消費範圍僅限於各地方政府所轄範圍內的商品和服務,則可根據消費者(民眾)的特定偏好和情況,來客製化各地方公共財和公共服務的輸出,(Wallace…

陳佩琪 2025-07-11
《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淺析(上)

《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淺析(上)

財劃法是什麼? 《財劃法》是《財政收支劃分法》的簡稱。這部法是1951年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第10章「中央與地方之權限」及第13章「基本國策」所制定,經歷11次大、小修正,規範我國中央、地方政府的收入、支出,分別包含哪些項目,以及如何劃分。 多層級政府的財政收支劃分與「事權分工」之間具有對應的關係,透過法律規範各級政府職能運作所需的各項收入與支出,維護民眾基本權利,滿足其基本需要。(馮永猷,2015)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事權分工明確,中央跟地方的收支,仍非全然各自獨立。由於各地方的經濟發展不一,財政收支情形有好有壞,為了「謀全國之經濟平衡發展」,當往往需要透過「府際財政移轉」(intergovernmental…

陳佩琪 2025-07-11
後疫情時代下國家的公共治理挑戰-以法國為例

後疫情時代下國家的公共治理挑戰-以法國為例

世界衛生組織於2023年5月宣佈結束新冠肺炎的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全球正式來到後疫情時代,從過去的封控轉為鬆綁,不僅影響全球與區域治理,也開啟各國的公共治理新問題。過往的區域整合強調跨層級治理(gouvernance…

賴玟霖 2023-08-30
政府與議員在質詢時的攻防戰

政府與議員在質詢時的攻防戰

地方議會的表現對於臺灣的民主品質相當重要(黃秀端,2018),這主要是因為縣市議員在議會中,對於預算法案的審查和地方首長、行政官員的監督,對地方自治的成效和品質有著重大的影響。在議員監督行政機關的工具和方式中,質詢是議員經常使用的方式之一,也是民眾較為關注的工具之一。因此,本文試圖整理過去關於議員質詢的文獻,並結合作者過去的實證研究,簡要介紹關於議員質詢相關的研究和發展。 議員質詢的相關研究 過去學者對於議員質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議員的提問方面(Questions),這些研究可以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研究試圖分析議員質詢的問題數量,並探討哪些因素或具有哪些特性的議員會提出更多的質詢問題。實證研究顯示反對黨議員傾向於提出更多的質詢問題(Proksch…

徐俊明, 江育誠 王宏文 2023-08-18
漢堡港城的永續發展與社會治理

漢堡港城的永續發展與社會治理

2015年聯合國提出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希望2030年能夠達成17項目標,包括終結貧窮、性別平權與消除飢餓等,由於氣候變遷影響,永續城鄉及氣候行動等成為許多國家關注的項目(UNDP, 2022a)。Hiromi…

賴玟霖 韓保中 2022-10-03
誰作球我打:議員質詢的資訊從何而來?

誰作球我打:議員質詢的資訊從何而來?

議員質詢,是民主制度中重要的監督工具,也是民眾日常會重視與關心的行為之一。每逢施政總質詢時,議員質詢的行為總會受到媒體關注。例如,某直轄市議員在質詢時,常會贈送市長禮物,以諷刺他的施政與個人行為;曾有某縣議員在質詢時,拿出毒品當作道具,因觸犯法律而被裁罰,引起全國注意;另外,有些議員在質詢時使用尖銳的言語,使政府官員無言以對。議員的這些質詢行為,經過媒體報導後,往往成為茶餘飯後的熱話。那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議員質詢的內容,資訊是從哪裡來?作者繼上次介紹質詢的不同形式,包括口頭與書面質詢的目的、功能與差異外(見議員質詢:表演還是實事求是?),本文試圖從學術觀點,探討議員質詢的內容,並以資訊政治學的觀點,剖析議員質詢的內容會受到什麼因素影響? 資訊政治學的觀點 在台灣,不同縣市的口頭質詢時間各有差異。例如,台北市每位議員的發言時間為40分鐘,苗栗縣則是45分鐘。在有限的時間裡,議員不可能無止盡地提出問題。議員問些什麼問題,取決於其所關注的議題,以及資訊的掌握程度。以資訊政治學(politics…

徐俊明 2022-10-03
議員質詢:表演還是實事求是?

議員質詢:表演還是實事求是?

臺北市議會在3月下旬陸續開始市政總質詢,王世堅議員在質詢時贈送柯文哲市長一件「我就爛」T恤,以表達對市長的不滿。經過媒體報導後成為了茶餘飯後話題。每當新聞報導後,總有人批評說,議員是在表演,嘩眾取寵。因此,本文試圖從學術觀點簡單探討,議員質詢究竟是表演還是實事求是?且有何功能?…

徐俊明 2022-04-18
法國媒體眼中的臺灣防疫作為

法國媒體眼中的臺灣防疫作為

2019年末新冠肺炎爆發造成全球諸多影響與困擾,大部分國家面臨疫情擴散與經濟消退等問題,臺灣的防疫措施得宜,有效阻止疫情擴散,發揮強大的工業與社會能量,將防疫所需用品輸往海外,展現“Taiwan…

賴玟霖 2022-03-26
跨區的地方治理願景

跨區的地方治理願景

當代治理型態逐漸轉為服務取向的後官僚組織模式,強調彈性的原則制度以及組織分工,使得多層次治理以及跨域合作的動員方式受到高度關注且蓬勃發展。其中,大型開發計畫具備整合統一目標、建立作業項目的特徵,利於跨越各區域相互箝制的制度性障礙,在兌現項目願景的前提下,達到跨域治理的實踐意涵。本文章將從…

曹善閔 2021-09-29
地方領導的未來

地方領導的未來

政治制度要長期成功運轉其一特點是在面對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保有體制創新及按組織需要進行改革,以及能面對新的問題及需求時做出有效的治理,地方領導是達成上述目標的重要人物,這尤其在疫情嚴峻的今日更能體悟此重要性。因此,本文以Bentzen,…

徐俊明 202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