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oll to top

亭仔腳專欄

Category

讓子弟留在大分縣安身立命

讓子弟留在大分縣安身立命

不論是日本或是臺灣,投入地方創生是整個政府體系的目標,須由中央及各級地方政府通力合作,不會是中央政府單一部…

王皓平 2020-11-30
地方結社的功能與衝突

地方結社的功能與衝突

Tocqueville曾以研究監獄制度之名來訪美國,並認為美國的民主之所以強大,是仰賴於地方社會的結社,透過結社才能夠集結市民零碎的力量(Tocqueville,…

高紹誠 2020-09-30
臺日合作《鶴鄉戀旅》,推動出水市地方創生

臺日合作《鶴鄉戀旅》,推動出水市地方創生

首圖說明:《鶴鄉戀旅》遊戲兼顧教育性質與地方創生之後端行銷,可以讓更多人認識這個日本地方創生成功的小城鎮。 臺灣教育部為了提升國內研究水準及建設世界級的頂尖大學,從2005年開始推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2005年~2017年),為大學打下良好的教學研究發展基礎,2018年接續著「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更希望大學走出脫離現實生活的大學等學術機構的象牙塔(Ivory…

賴振民 2020-05-02
全球與地方治理輻輳下的新區域主義

全球與地方治理輻輳下的新區域主義

新區域主義的興起 區域研究是一項跨學科領域的研究議題。基本上,區域研究中的「區域」可以區分為宏觀區域、次區域、中觀區域、微觀區域等層次。區域原是一個空間和政治概念,隨著區域主義的發展而被賦予經濟、政治、行政和社會意義(Stephen,…

劉佩怡 2020-04-10
關於臺中市辦理地方創生的看法

關於臺中市辦理地方創生的看法

地方創生緣起於日本,在日本為因應少子高齡化、人口減少、農山漁村的蕭條、及地方消滅等問題,過去所慣用的補助金制度,無助於問題的根本解決。在2012年後,重獲政權的自民黨與公明黨聯合政府,希望藉由地方創生綜合配套措施的方法,取代過去慣用的「補助金」手法,來振興地方發展(北村亘,2019)。而地方創生首先要做的就是確定需要進行地方創生的地點,以及該地點適合發展地方創生的DNA是什麼。 臺中市是臺灣中部第一大都市,地形呈現東西狹長,面積約2,215平方公里,就行政區劃來說,北與苗栗縣、新竹縣;南與彰化縣、南投縣接壤;東隔中央山脈與宜蘭縣、花蓮縣相鄰;西臨臺灣海峽。就地形地貌而言,大臺中都會區可謂依山傍海,由山地、盆地、臺地、平原所組成;東半部為雪山山脈,中央是臺中盆地及大肚臺地,大肚臺地以西則為沿海平原,西濱擁有綿長數十公里的海岸線,沙洲、石岸、濕地、潮間帶,在潮汐漲浪間,孕育出豐富的自然生態。 2019年底,臺中市人口數約有282萬人。為推動地方創生政策,國家發展委員會分析人口變化率、人口規模、居民收入等因素,並考量資源運用優先順序及地區居民經濟弱勢的情形,將全臺134處鄉鎮區列為地方創生優先推動地區,其中臺中市計有6區被納入適合進行地方創生,包括:和平區、石岡區、大安區、新社區、外埔區及后里區,以上各區近3年人口數的變化如下表1所示: 表1 臺中市地方創生優先推動地區近3年人口變化 單位:人 鄉鎮區2017年2018年2019年和平區10,94911,01510,902石岡區15,06614,95614,758大安區19,30319,26719,111新社區24,75414,95624,289外埔區32,18532,23032,224后里區54,48254,77554,666 資料來源:臺中市政府民政局人口統計管理平臺 茲就前述臺中地方創生優先推動地區、產業特色、人口背景、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李衍儒 2020-03-31
地方創生的機會與哀愁

地方創生的機會與哀愁

全球化下地方創生與產業合作發展趨勢 在全球化、工業化、商業化及都市化的浪潮下,形成「都會模仿成長」(mimetic growth)效應,造成人口爆炸、資源耗盡,無止盡的都會、技術擴張,形成失控的都市成長,以及許多鄉村及偏遠地區環境、文化、歷史與地理資源的荒廢、衰敗與更趨邊緣化。由於二次戰後都市化的過度擴張與蔓延,以及都市政商在政治經濟及都市發展政策的主導和壟斷,進而形成都市經濟與社會、環境、文化發展上的斷裂與失衡。 依據英、美等國家的經驗,Jewson,…

趙永茂 2020-01-10
地方治理的「中間人」

地方治理的「中間人」

在閱過不同國家或地區有關地方治理的例子之後,筆者認為大多的例子表明有效治理並不能只靠正式的政府部門來進行,而是應該利用當地政府和地方企業精英之間的「非正式夥伴關係」,這種關係形塑了都市的整體。換句話說,現在我們對地方治理的概念是指正式政府部門體系和地方團體或組織(例如專業性、企業、社會服務、社區聯繫等)的合作,構成對一個地區的治理。 地方治理的概念提到一些正式的主權組織難以為了其想達到的目的或政策,提供到具有效能的合作行動,故而一些非正式組織就會相應出現。 這好比十九世紀末處於殖民時期的澳門,因為當時的殖民政府在一些政策或地方管治上存在不足,或者未能及時解決當時的社會問題(例如街頭暴力、人口販賣、貧窮問題、社區問題等),在當時民間的鄉紳或華人代表紛紛成立不同的機構和組織去協助處理問題,殖民政府亦借此作為與華人溝通的橋樑和「中間人」,從那時開始,官民合作的雛型漸漸出現。 自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後,民間和政府合作的關係開始出現變化,民間組織和社團逐漸增多,組織的代表性人物大多成為各類政府諮詢組織或其他法定機構的委員或公職人員,實質上成為了政府的「代言人」;還有一些在地區上有影響力的組織被政府所吸納,以大量的財政資源給予來使他們成為政府在施政上的「助跑員」,使得以往的橋樑和「中間人」的模式逐漸變質──政府表面上是廣納社會大眾意見,向一些有代表性的團體聽取意見,但能否真正把澳門居民的「所思所想」向政府表達?似乎基於凌駕上「利益」之上的原因,使這種的合作伙伴模式仍未達至「治理」的水平。 都市更新是很多國家和城市所面對議題,由於社會不斷發展,國家或城市內的一些區域逐漸老舊,從以往可能是商住並重的區域漸漸變成以住宅為主,又或者不同區域內的街道、建築物逐漸老舊,樓宇安全等問題浮現,需要進行城市的改造或更新。 這正需要運用「治理」概念當中的建立伙伴關係來進行,由於單靠政府的力量是難以推動城市的更新和改造,單單區內的居住人口遷移和商戶撤走問題都需要長時間和多方面的協商,而此時一些深耕已久的地區組織代表就可以和政府合作,擔任「中間人」去處理上述的問題。此時這些組織就成為了重要的媒介,把區內居民的需要向政府表達,然而基於上述所提到的原因,區內居民和商戶對這些組織代表是否存在信任、是否認為他們能夠幫助到社區的發展,則視乎這些代表性的團體他們所秉持著的目的是什麼,只有做到彼此的信任,才能鞏固彼此的合作關係,再推到政府和代表性組織的合作關係,這樣的伙伴關係才能做到真正的治理意涵。 首圖來源:Adobe…

利澤銘 201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