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oll to top

愈在地,愈國際──談地方創新產業與競爭力

邱慧珠 - 2019-04-02

愈在地,愈國際──談地方創新產業與競爭力

邱慧珠

國立臺灣大學政府與公共事務在職專班碩士生

地方創新的實例

過去幾年,學生有機會多次下鄉參訪社區微文創或者是在地創新的案例。雲林縣褒忠鄉有才社區的「蔗鄉褒忠、這鄉有禮」活動令人印象深刻,原來褒忠鄉不只有「吃飯擔」和鄧麗君、跳花鼓和特有農產,還有村民的努力也是風景。學生看見農村居民如何把象徵農作生活的花鼓陣向下傳承,並且努力行銷給旅客,還有利用隨手可得的食材做成的麻油煎麵線,是當地農夫的元氣早餐。「在地文化」的元素有了,但卻少了點「創新」,更遑論形成「產業」。

在南投縣竹山鎮「天空的院子」案例中,從「小鎮文創公司」看到的是創業青年談知識如何用在實踐,還有挑戰「凡事做最壞的打算?」的圓夢故事。「天空的院子」結合毅力與文化發想的因素,打造了一個成功的夢想。但是在創業過程如何減少碰撞,地方夥伴的協力關係如何發展?專業人力與法律環境均須齊備。

地方創新時代全面來臨,專業人力需求孔急

土地生長成的文化是最美的!殖民歷史的發展軌跡與海島的地理特性,造就了台灣文化饒富內涵與趣味的多元性。文化是國民記憶的連結,也是觀光之本,從社區微文創產業的發展過程,我們可以看到濃厚的人情和故事張力,更重要的是在地文化得以世代傳承。

但是囿於資金、人力與知識的欠缺,運作起來的十分困難,例如雲林頂溪社區「屋頂上的貓」、台中東勢慶東社區的「葫蘆雕刻」等,欠缺活水澆灌。或許以社區為主體,導入「社會企業」或者其他創新而且因地制宜的經營模式,便可以讓在地文化的資源循環、回饋,生生不息,也終能守住文化源頭。

社會企業的協力進場

地方創新的運作主體多為在地的發展協會,組織目的與操作模式有異於商業組織,為兼顧利潤與文化產出,如何導入因地制宜的運作模式,「社會企業」或許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方向。「社會企業」在近年來已在全球掀起一股新的風潮,為社會創新與創業注入活水。

許多創業家前仆後繼投入這塊新興領域,運用不同的商業模式,改善社會議題,例如弱勢就業、環境保護、教育文化、農業發展、媒體等社會問題。在國際有英國的BIG ISSUE、孟加拉尤努斯的窮人銀行,在國內也有瑪納有機、厚生市集、社企流等。對社會企業有興趣而希望投入的青年人與專業人士也愈來愈多。

然而,台灣的社會企業仍多讓創投各自單打獨鬥,不確定資金、網絡、顧問諮詢等資源管道從何找尋,政策法規尚不如先進國家具有前瞻性,再加上「公益公司法」即將審議,陸續衍生的問題已經造成社會企業在台灣發展的瓶頸與障礙。但是他帶來的利潤回饋公益的模式概念,的確可以解決公益事業的銀彈問題,促進組織的效益化,並帶動地方創新的發展。

從地方文創出發,整合民間與學術

未來中央及地方政府如何通力合作?在褒忠鄉「蔗鄉褒忠、這鄉有禮」和竹山鎮「天空的院子」案例中,政府除了鼓勵年輕人創新創業外,也注重銀髮勞動力人口再次投入職場,亦鼓勵青、銀共生創事業發展,期能藉此減緩超高齡及少子化社會所帶來的衝擊與影響。

所謂「愈在地,愈國際」,從地方文化創生出發,整合民間組織與學術機構,使地方產業優勢發揮倍乘效果、展現區域經濟活力,並解決國家當前及未來將面臨的社會問題。

首圖來源:虎尾鎮公所


「亭仔腳ㄟ地方治理」提醒您:
1. 亭仔腳專欄做為網路意見交流平台,文章純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2.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圖文請註明出處。
3. 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留言時請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仇恨暴力、商業廣告等言論,本站將移除留言。

邱慧珠

國立臺灣大學政府與公共事務在職專班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