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oll to top

亭仔腳團隊

Author

[活動資訊]地方合併問題的新挑戰與對策

[活動資訊]地方合併問題的新挑戰與對策

十多年前我國興起一波「改制直轄市運動」,使原有2直轄市(北高兩市)23縣市,成為當前6直轄市16縣市行政區劃的劃設。然而,改制直轄市的運動至今並未終止,過去兩年(2021年、2022年)出現彰化縣申請單獨改制為直轄市,以及新竹縣市(或竹竹苗)擬倡議合併改制直轄市的訴求;而今(2023)年亦有基隆市府提出併入雙北、改制為直轄市的民調結果。 改制直轄市為前述縣、市政府所欲達成的目標,但因個別縣市其所轄人口數額,未達《地方制度法》第4條所訂直轄市最低人口數額125萬人的標準,故而必須透過地方合併的作法達成。然而,從去年新竹縣市訴求改制的政治折衝過程來看,就出現縣市合併「由上而下」(中央主導)或是「由下而上」(地方發起)的爭議,關鍵是前者站在「全國國土合理規劃及區域均衡發展」的角度,而後者則需要經過相關縣市政府共同擬定合併改制計畫,並經各該縣市議會同意後報請中央核定,具有在地的民意基礎。再者,每當新的合併改制案通過後,將更凸顯未改制直轄市之縣市的財政分配、跨域治理等問題,連帶也引發我國是否繼續直轄市、縣市兩種一級地方自治體制設計的檢討聲浪,實有討論之必要。 學會擬透過這次座談會的舉辦,邀請政府機關代表及學術界人士共議我國地方制度的問題,從而或能研提出相關建議,有助於我國地方政府體制的完善。 時間:2023年7月29日(六)上午10:00~12:00地點: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7樓713室…

亭仔腳團隊 2023-07-20
[活動資訊] 台灣地方治理研究回顧與展望研討會

[活動資訊] 台灣地方治理研究回顧與展望研討會

地方治理在過去20年不僅成為學術界探討台灣地方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實務界也成為地方發展的重點方向,各種跟地方治理相關的創新作為,近年來在臺灣各地蓬勃發展,特別是融合公民參與的各種治理創新,包括社區營造、社區大學、協力社會服務、風險管理、韌性治理、參與式預算、地方創生等等,都可以看到以公民參與為特色的公私協力對地方發展帶來的重要轉變。 然而,地方治理概念及主要理論內涵原先來自西方,從「地方政府到地方治理」所以被提出,關鍵在於西方民主國家政治環境系絡的轉變,特別是公民社會及第二、第三部門的發達,但這種環境系絡在台灣各地方是否發生同樣類似的轉變?另外一方面,雖然地方治理是學界及實務界都相當關注的發展方向,但理論界與實務界關注的焦點又是否一致? 在不同的生態系絡影響之下,臺灣地方治理發展似乎呈現出二元的趨勢。在都會區,比較傾向諸多學者所觀察到的多層次治理、多元化治理關係、權力或資源的互賴、及政策網路的管理等治理現象;特別在社區發展、第三部門參與、業務委外、公私合夥這些領域較為普遍;但在非都會地區,則呈現傳統社會生態影響較大的傾向,派系、黑金、甚至一些傳統民間組織的作用反而更能影響地方發展的方向。 本次研討會主題是由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及公共事務研究所、臺北市立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國立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台灣地方治理研究學會共同發起,從丁仁方老師的發想開始規劃,接續由王宏文老師帶領團隊,針對過去11年來,有關台灣地方治理領域的期刊論文、國科會計畫、書籍、與地方首長候選人所提出之政見,進行分類整理與分析,初步結果顯示國內學術界與實務界所關心的「研究主題(政策領域)」及「關切之重點」是不同的,為了瞭解可能的原因,及對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提供建言,研究團隊進一步訪談了5位公共行政學界的學者,受訪者也提供了寶貴的意見與建議,將在研討會中發表初步的量化分析結果與訪談結果整理。 希望藉由本次研討會,集結國內政治、公行學界地方治理相關的27位學者,針對長期以來,地方治理研究取向與實務界所關心的議題或重點為什麼會產生差異(why),來進行研討,並展望未來,探討政治及公行學者未來可能的因應之道(what)、及如何實踐與落實的方式或方法(how),來具體且務實地回顧並展望,期能在臺灣地方治理理論與實務的互動、銜接、與發展上,進行更深入的對話與討論,以推動相關研究的多元發展與深化。…

亭仔腳團隊 2022-11-28
[活動資訊] 生態物流與城市低碳運輸

[活動資訊] 生態物流與城市低碳運輸

根據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UNCTAD)統計,物流產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已占全球總量的7%。其中,「貨物流通」已占全球城市交通運量的四分之一,每年貢獻近四成城市溫室氣體排放量。因此,如何有效降低「城市貨運」(urban…

亭仔腳團隊 2022-11-05
[活動資訊] 青年投入地方公共事務的機會與未來

[活動資訊] 青年投入地方公共事務的機會與未來

大眾民主時代有不同的選民年齡層與群體類型,其中,青年是最具活力、創意與行動力的群體,過去青年參與公共事務的…

亭仔腳團隊 2022-10-09
[活動資訊] 臺灣傳統宗教在地方的連結、深化與未來挑戰

[活動資訊] 臺灣傳統宗教在地方的連結、深化與未來挑戰

在快速的現代化發展中,臺灣傳統宗教一定程度扮演著維繫地方、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許多民眾雖然已經習慣於西化的生活模式,不過日常生活中仍然保留著許多傳統習俗,一些重要民俗活動例如中元普渡、媽祖遶境,也往往吸引不少在地甚至外地居民一同參與。甚至有部分傳統宗教組織更扮演著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火車頭的角色,例如宜蘭縣二結王公廟藉由舉辦萬人搬廟活動,成功凝聚社區認同感,有效推動社區發展。 近年來,雖然我國中央及地方政府大多能與地方重要傳統宮廟建立有效運作之地方宗教治理網絡,然而傳統文化活動與政府政策之間所產生的零星衝突,卻也為治理伙伴關係能否有效維持,埋下不確定的種子。例如2017年環保署為求降低空氣污染而推動宮廟減香運動,立刻引起全臺宮廟界譁然;部分宮廟則因為祭祀或慶典活動所帶來的噪音及空污問題,成為民眾購屋時不願與之為鄰的「嫌惡設施」(locally…

亭仔腳團隊 2022-08-25
[活動資訊] 離島地方創生發展概況、問題與展望

[活動資訊] 離島地方創生發展概況、問題與展望

行政院曾宣佈2019年是臺灣的地方創生元年,地方創生政策推行至今已有3年多的時間,在不同縣市已有許多的成功案例,對於臺灣本島的地方創生成果已有相關的發展與推廣,讓有志於從事地方創生的人們可以相互學習與思考精進之道,而與資源豐富的本島相較之下,離島的地方創生需求更形迫切。 然而,離島的在地經濟、社會、地景與文化等條件均有所不同,難僅以一套判準來審視地方創生的作法。對於離島地方創生經驗的深入討論,將能夠讓我們了解離島地方創生的發展現況與問題,嘗試提出更進一步的加強之道。 本次座談將邀請幾位離島地方創生的產官學代表,藉由與他們的線上對談,了解離島地方創生經驗、面臨的問題與挑戰,相互交流可以採行的作法與措施,也可以作為借鏡,有助於指出後續推動地方創生政策更加深化的方向。 時間:2022年8月6日(六)上午10:00-12:00主持人:紀俊臣(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客座教授)主講人:曾旭正(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教授、前國發會副主委)與談人:彭紹博(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土區域離島發展處處長)    陳有擇(澎湖縣湖西鄉南寮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蔡志舜(金門古洋樓地方創生工作站負責人)    矢崎誠(日本在台觀旅業者,行銷四國)    高浩凱(島嶼綠Green…

亭仔腳團隊 2022-07-28
[活動資訊]  荷蘭能源轉型與減碳政策發展與對臺灣的啟發

[活動資訊] 荷蘭能源轉型與減碳政策發展與對臺灣的啟發

在西歐各國中,荷蘭由於國土面積與經濟表現與臺灣相近,被認為是值得臺灣借鏡的對象。為因應氣候變遷,荷蘭政府於2019年6月公布《國家氣候協議》(Klimaatakkoord,…

亭仔腳團隊 2022-05-31
[團隊名單]社團法人台灣地方治理研究學會第二屆理監事及工作人員名單

[團隊名單]社團法人台灣地方治理研究學會第二屆理監事及工作人員名單

社團法人台灣地方治理研究學會於2022年1月8日(六),舉行第二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會中通過新年度工作計畫草案及收支…

亭仔腳團隊 2022-01-19
[活動紀實]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比較兩岸的疫情治理

[活動紀實]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比較兩岸的疫情治理

亭仔腳於2021年10月2日(六)下午成功舉辦線上講座「從新冠肺炎看防疫與災害治理:社會人文與自然科學的對話」。在前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院長江東亮教授,以及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趙永茂教授共同主持下,幾位分別具有醫學和人文社科背景的學者展開了對話。 從新冠肺炎看防疫與災害治理:治理與政策角度的觀察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左宜恩從災害治理與政策的角度指出,臺灣在2020年很常提到「超前佈署」。2021年五月起疫情爆發後,似乎不太能討論這個概念。但自2021年九月、十月起,當疫情趨緩,大家可以持續思考疫情治理的下一步是什麼,需要哪些準備,並提早著手。 關於先前引言和與談提到的「韌性」(resilience),左老師將它比喻成醫學上的免疫力,認為我們可將韌性看成人類或社會對災難的免疫力。如果在遭受一個災害以後,可以鍛鍊出免疫力,則我們無形中會更強健,也可減少未來遇到相類似災害時的傷害程度。從這次疫情來看,全世界和臺灣都還在慢慢鍛鍊中,強化免疫系統。在這當中我們見到的社區互助現象,人民積極地配合措施,都是有效控管的原因。 其次,屏東枋山那戶從祕魯回來的染疫家庭被標籤化的後遺症,則需要彌補回來。我們無法苛責民眾做出標籤化的行為,畢竟社會因疫情受到嚴重的創傷,需要找到舒緩出口。2003年SARS的創傷,造就了2020年的COVID-19有辦法做到超前佈署,且民眾自動自發的程度,比政府呼籲的還多,這就是社會從過往的創傷記憶中學習和強壯。只是,創傷留下來的傷疤能否癒合,也需要時間來努力。 從治理的角度,左老師也點出一些因疫情打開的政策窗。例如,過往以視訊進行的遠距醫療與長照受到諸多限制。那麼,這次疫情恰好提醒了我們,醫療體系必須針對不同情境設計因應方式。 最後,左老師從法律觀點反思一些相互矛盾的目標。COVID-19疫情讓民眾習慣了「不自由」,包括了邊境檢疫、實名制等等,高雄市與新北市也曾出現對住戶進行強制隔離的處置,其實這些都是對人身自由權的剝奪,在以清零為目標的前提下,民眾彷彿都願意犧牲自由。但實際情況是,全世界都不可能做到清零的境界。因而,「防疫和清零」與「開放邊境管制,與世界往來」,成為相互矛盾的政策目標。從「人」的角度出發,老百姓會從創傷的記憶中學習。這些記憶,既包含對於疾病的感受,也包括政府政策的反應。當過往民眾具有的「清零」期待可能無法達成,且疫情平穩後的「新常態」生活到來,許多原先帶有衝突的原則該如何共處,即為我們接下來須面對的課題。 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比較兩岸的疫情治理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陶逸駿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社會。他指出,臺灣政治人物和民眾在討論及批判台灣防疫和治理時,很常以中國作為參照對象,覺得中國防疫做得很好,而臺灣應借鏡中國。他特別提醒,由於政治體制脈絡不一樣,必須注意兩岸防疫政策邏輯和思維的不同。中國的防疫成效背後,有其體制秩序作為基礎,也得付出相應代價,未必適用在臺灣。 首先,中國從最初的掩蓋、疏失,到以各種阻斷式、強制性措施收效。這種應急、抗災風格,跟中國政府過往治理邏輯一脈相承。無論中央或地方,都可觀察到類似的應急治理。中國各地疫情此起彼落,只要約兩週就能解決,與潛伏期一致,正因為中國可做到即便只有幾個確診案例就近乎封城。除了重點區域隔離,對於個人資訊的掌握和追蹤也很有效。由於體制性質使然,中國本來就擅長壟斷、干預社會資本流動,許多隔離、追蹤、疫苗施打等措施是建立在這套體制下。因此,臺灣如果要參照中國做法,必須有所意識,哪些方案可以參考,哪些不行,其背後的邏輯到底為何。 以臺灣很常討論的「方艙醫院」為例,陶老師表示,這是中國慣有的「戰時思維」產物。這種思維下,最高權力意志可隨意將特定議題提升到生死存亡高度,並且使個人完全服膺於大共同體的需要。這個生死與共的大共同體,雖然能有效執行防災政策,卻也完全凌駕個體的欲望和需求。 此外,當臺灣社會可見對各種疫苗品牌的討論與根據意願登記接種,媒體也持續公開討論疫苗接種之不良反應甚至死亡案例時,中國早已同樣以戰時思維佈署疫苗政策。官方早早宣揚中國疫苗的研發成果,在公共討論與媒體的資訊傳播中,也罕見打完疫苗後的不良反應或死亡案例資訊,政府體制可輕易予以壓制。而臺灣則是在因果關係釐情前,就已引起眾聲喧嘩。 再來,陶老師表示,臺灣防疫的績效合法性存在緊張。各種質疑不絕。延續顏醫師和左老師提及「防疫措施剝奪人身自由權」的討論,陶老師指出,臺灣從未實行真正的封城,若真的執行,民眾也一定怨聲載道。取而代之的是更系統性的協商和分流管制。西方各國即便做到…

亭仔腳團隊 2021-10-16